二棚子
点击次数:1823次 更新日期:【2017-11-07】
申报单位: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二棚子戏在清代中后期由湖北艺人沿汉水而上传入陕南,流行安康地区各县。该戏最早称大筒子戏,主要用大筒子、胡琴伴奏,因此而得名,后来演出时常与另一小型剧种“八岔”同台合演,民间统称此形式为“二棚子”。“二棚子”之名的另一说法是因流行陕南的二黄班为大戏,皮影班为小戏,而大筒子、八岔戏的衣箱道具、班子人员等介于皮影戏、二黄之间,故称“二棚子”或“二江湖”。
“二棚子”表演形式以舞台剧为主,其行当形同戏剧,有末角、生、老生、小生、老旦、正旦、小旦、彩旦、老丑、小丑等。其唱腔为初具规模的板式变化体,主要板式有一字、四流、老板、板半、半板、小生调、老生调。辅助板式有阴板、尖板、数板和彩腔八板头。其伴奏乐器,新中国成立前主奏大筒子、胡琴兼吹唢呐,一人司鼓,一人打两件子(即锣、钹),捡场人员代打小锣;新中国成立后增添了竹笛、二胡等乐器,胡琴定弦为“2-6”,唢呐竹制,筒音为“C”。“二棚子”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及神妖传奇,具有浓厚的民间说唱特色,自由活泼,明快易懂。
二棚子是中原与江南山地文化相交融的产物,是秦巴山间、汉水流域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动反映,对研究民间戏剧、民间手工技艺、民间美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二棚子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