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 >> 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  >> 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名录   >>   传统戏剧   
安康道情
点击次数:1899次 更新日期:【2017-11-09】

◎申报单位:汉滨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局

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,形成于清嘉庆年间。道情戏是以演唱皮影戏为主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。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,间以当地小调和其他地方戏曲曲牌,是一种由说唱音乐过渡为演唱皮影戏的剧种。安康道情与秦腔有一定的渊源,其音乐中包含着秦腔味。同时,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,其唱腔音乐中亦杂糅着南腔北调,有安康花鼓、八岔戏、汉调二黄等地方戏剧的影子。


安康道情主要用牛皮刻制的皮影进行表演。其音乐悠扬细腻,宜于抒情,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,配以笛子、渔鼓筒等,音色独特而动人。乐器伴奏人员多为兼司。安康道情唱腔属于板腔变化体,板式有二六、安板、代板、紧板、摇子和滚白等,各种板式又有硬调和软调之分,硬调欢快,软调悲凉。语言以安康城区方言为基础,按不同行当加以人物化、戏曲化的夸张。道白有韵白、散白之分。道情戏的表演十分讲究唱腔和乐器的配合,以唱腔刻画人物、表现剧情,丰富细腻。道情戏的腔调最具特色的是“麻黄”,每段板式一段唱词结尾时,整台人合唱一句号子,更是深厚委婉、气势磅礴、荡气回肠。道情戏剧目丰富繁多,有1200多部,代表性剧目有《紫金钗》《林冲夜奔》《堕泪碑》《蔡文姬》等。


安康道情戏的特点是人员精、分工明、场地小,简便易行,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行当齐全。班社一般由四人或六人组成。演出场地可大可小,十平方米即可搭台演出。近年来,活动区域缩小,后继乏人。在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护下,使得这一民族瑰宝得以延续传承。

安康道情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· 项目名录
· 国家级名录
· 省级名录
· 市级名录
· 传承人概况
· 国家级传承人
· 省级传承人
· 市级传承人
版权所有:安康市群众艺术馆
办公地址: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
陕ICP备2022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