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 >> 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  >> 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名录   >>   传统戏剧   
汉调二黄
点击次数:4773次 更新日期:【2017-11-09】

◎申报单位:安康市群众艺术馆

汉调二黄起源于古都长安,因梨园法曲的二黄派以黄幡绰为首,最擅长之节目为黄冠体调,故称二黄腔。明末清初以“西秦腔二犯(二黄)”流传各地。清初期盛行于陕西安康、汉中、商洛等地。安康派汉调二黄主要为清乾隆元年(1736)西安乾胜班和乾隆中期西安泰来班直接传播,受汉水流域山歌、民歌、小调的影响,并吸收昆曲、吹腔、高拨子等曲调,糅合本地方言,形成独立的声腔剧种,又称土二黄、山二黄、陕西汉剧。此后全国出现的声腔剧种,包括清末形成的京剧声腔,都与其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。


汉调二黄角色共分末、净、生、旦、丑、外、小、贴、老、杂十个行当,表演讲究细腻精到,唱腔真假嗓并用,悠扬婉转。生和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,旦(小旦、正旦、青衣等)用假声演唱,净则使用虎音。其唱腔以西皮、二黄为主。板式有上、下调之分,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、凄凉、愤慨的情绪;下调多表现舒畅、明快、豪放的情绪。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、二胡、月琴、三弦、阮、唢呐、笛子、喇叭等乐器;武场则使用牙板、梆子、暴鼓、尖鼓、锣、铙钹等。汉调二黄脸谱样式众多,其剧目多取材于《东周列国志》《三国演义》《封神演义》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,代表性剧目有《胡笳十八拍》《清风亭》《二度梅》《打龙棚》《梁红玉》等。


学术界认为,京剧源于汉调二黄,汉调二黄具有“活化石”的作用与价值。2003年,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安康市汉滨区“陕西汉剧(汉调二黄)之乡”称号。近年来,安康市及其各县区实施了汉调二黄剧种保护工程,并取得了一定效果。

汉调二黄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· 项目名录
· 国家级名录
· 省级名录
· 市级名录
· 传承人概况
· 国家级传承人
· 省级传承人
· 市级传承人
版权所有:安康市群众艺术馆
办公地址: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
陕ICP备2022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