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 >> 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  >> 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名录   >>   传统音乐   
安康花鼓子
点击次数:1795次 更新日期:【2017-11-09】

◎申报单位: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安康花鼓子广泛流传于安康市各县区,尤其以安康市汉滨区花鼓子演唱最具代表性。安康花鼓子最早是由“打围鼓”演变而来,又融合了各种民歌小调,至清中期,声腔韵独具特色的花鼓子才最终定型。安康花鼓子以鼓为器,以花为调,调子俗称花子,打花子即为花鼓子。在村与村之间打对台,以及表演打围鼓、小场子、采莲船,乃至农夫耕作、幼童放牧、农村妇女针织、红白喜事、节日庆典等场合都用花鼓子演唱。


安康花鼓子分为上河调和下河调,即以汉滨区为界,汉滨区逆江而上以上河调为主,顺江而下以下河调为主。上河调和下河调在结构上是统一的,鼓点大同小异。上河调音程的跳跃性较大,因而显得活泼、高亢、嘹亮;下河调则反之,较为平稳、柔和、细腻。安康花鼓子演唱的基本句式为“七七八五”四句段,音随字走。在基本曲调不变的情况下,行腔放调灵活多变。演唱中可加入数板,长短自由,但仍讲究归腔合辙。安康花鼓子演唱形式灵活多样,演唱旋律清扬委婉,歌词幽默风趣,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安康花鼓子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,忠实记录了安康人民的劳动生活历史,形象地反映了安康人民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,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。


安康花鼓子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· 项目名录
· 国家级名录
· 省级名录
· 市级名录
· 传承人概况
· 国家级传承人
· 省级传承人
· 市级传承人
版权所有:安康市群众艺术馆
办公地址: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
陕ICP备20220028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