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 >> 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  >> 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名录   >>   传统技艺   
镇坪腊肉腌制技艺
点击次数:1121次 更新日期:【2017-11-09】

◎ 申报单位:镇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 

镇坪县,位于陕西最南部的大巴山腹地,中国最早的自然盐泉——大宁盐场就位于毗邻的巫溪县,仅相隔于一脚踏三省的鸡心岭。其山大人稀、水丰草茂,交通封闭,养猪是这一地区的传统生产主业。镇坪人利用当地有盐、有肉、有木柴的自然优势,创造了腊肉腌制技艺,代代相传,不断创新,使镇坪腊肉享誉全国。


镇坪腊肉腌制技艺有两大流派,南部紧临重庆,饮食多以麻辣、盐味重为主,故而流行熟盐腌制(将盐放入大铁锅中炒至70℃以上,然后将肉放入锅中,把盐涂抹在肉上之后出锅,均匀涂抹配好的辣椒面,每天翻动一次,23天即可)。东北部靠近湖北,崇尚食物清淡微甜,多以生盐腌制(即腌制时不加辣椒面和花椒粉,用盐、白糖、酱油均匀涂抹于肉上,再放入大缸中压实,两天后翻动一次,45天即可)为主。两种腌制方法各有千秋,别具风味,但都需在5℃以下的冬季进行,烘炕方法相同,将腌好的肉互不相连地悬挂于炕房,距火源1.8米至2.2米处。熏料以较为粗大的木柴、树疙瘩为佳,添以锯末燃至半明火,初温70℃为佳,一天后降至50℃至56℃。该过程中需在火中不时添加鲜柏树枝、干辣椒秆、陈皮、鲜松枝、香椿树皮,烘焙810天。成品腊肉条形整齐,色泽红润,脂肪似腊,咸淡适口,熏香浓郁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一般悬挂于阴凉通风处,13年不会变质。


镇坪腊肉腌制技艺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再创造、再改进中将民间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为一体,浓缩了镇坪民间生产、生活的进程。从中国最早的食盐发祥地起源,进而流传至秦巴大地和鄂西北的广大地区,并成为这一地区几千年来所崇尚的饮食传统,体现了山区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,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

镇坪腊肉腌制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 

· 项目名录
· 国家级名录
· 省级名录
· 市级名录
· 传承人概况
· 国家级传承人
· 省级传承人
· 市级传承人
版权所有:安康市群众艺术馆
办公地址: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
陕ICP备2022002806号